top of page

感謝訂閱!

生產力局「玄宇宙低煙冥鏹」及「萬用超微細纖維」 環保及可持續發展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積極配合《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透過綠色科技緩解企業的營運痛點及改善社區的環境問題,以邁向低碳減廢的目標。最近,生產力局兩大綠色科研技術「玄宇宙低煙冥鏹」及「萬用超微細纖維」成功獲發專利,並將「落地」應用推出市場,務求帶動企業源頭減廢,節省資源成本,達至可持續發展。

燃燒低煙冥鏹比傳統冥鏹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3成。


華人每年燃燒一億二千萬噸冥鏹

每逢春秋二祭,民間會燃燒冥鏹為傳統祭祀活動。據統計,全球華人每年燃燒超過一億二千萬噸冥鏹,相當於排放19,000,000噸二氧化碳,情況令人關注。生產力局從源頭著手,以半年時間研發出「低煙冥鏹」。此項目更於2022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奪得銀獎,成功為傳統習俗與環保之間帶來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低煙冥鏹」的外觀和質感與傳統冥鏹無異,製造過程中減少使用木材,內含回收無機填料及助燃劑,其生產成本比傳統冥鏹僅增加5%,二氧化碳排放量卻大幅降低近30%,燃燒速度更加快40%,能顯著減少在燃燒時釋放的煙塵及降低熱能;既可減輕對化寶爐的損耗,又可達至環保效果。生產力局正計劃與香港慈善機構合作,推行「低煙冥鏹」試燒計劃,如數據符合預期,將會與相關製造商商討合作,正式推出市場。未來亦會繼續優化相關技術,將燃燒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至最低,將這項物料技術應用到其他場景,達至更大程度的低碳生活。


萬用超微細纖維比納米纖維成本低逾5倍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塑膠廢料亦難以自然分解,長遠對環境造成負擔。生產力局在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基金的支持下,成功研發出成本低、透氣度高的「萬用超微細纖維」。此環保物料以熱風噴氣形式,將纖維分裂成幼絲。與傳統纖維相比,「超微細纖維」透氣度高約37%,透濕度顯著提升2倍多,生產過程更節能約20%。和納米纖維相比,其生產成本低5至10倍,產量亦較高,同時可自然分解,符合綠色標籤認證的要求。

生產力局成功研發出成本低、透氣度高的「萬用超微細纖維」,可用於製作可降解口罩及床單被鋪等用品。


生產力局協助本地無紡布廠家國橋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透過亞洲首台可生產「萬用超微細纖維」物料的生產裝置,成功量產可降解口罩,減少現時即棄口罩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當中最大的難處在於如何穩定控制氣孔的溫度及流速,確保每條纖維粗幼平均。這項研發的重點,在於可保證可降解口罩於使用期內的過濾效率可以維持,確保使用者健康。

國橋實業董事長楊自然先生表示:「公司除了在深圳生產防護衣、熔噴布和口罩等防疫物資,亦於香港設廠生產口罩。疫情反覆,香港及內地市場對防疫物資的需求持續。我們希望在協助抗疫的同時,減低因棄置大量口罩而造成的白色污染,避免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與生產力局合作研發的超微細纖維口罩,不但可配合可降解添加劑而自然分解,和植物性纖維口罩比較,生產成本大幅減低70%。此外,我們正積極開拓家居產品市場,而超微細纖維亦能於製作床單及被鋪大派用場,有助我們增加產品種類及發展新業務。」


疫情期間,生產力局善用「萬用超微細纖維」輕薄、透氣度高及可自主控制堆疊的特點,為安老院舍及住宿設施試產床單及被鋪用品。項目獲政府資助,並計劃於未來數月正式推出,實現科研落地。



Comments


感謝訂閱!

© Quick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大灣區商業科技專刊,是中國香港出版的商業科技新聞資訊平台,互連互通,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編輯部:benny@gbamag.com

​合作查詢:marketing@gbamag.com

  • Facebook社交圖標
  • wechat logo
  • LinkedIn社交圖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