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貿易發展局與建銀國際合作進行的研究報告指出,香港為東盟企業理想的海外上市地點。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於2022年1月1日生效,加強區內經濟一體化,促進亞洲項目對資金的需求,特別是東盟企業在中國內地,或是中國企業在東盟區內的項目。而香港的定位正可為企業提供滿足雙向融資需求的理想平台。」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fa8dbe_20237946c0e240c2a84c6135a75dc716~mv2.jpg/v1/fill/w_980,h_521,al_c,q_85,usm_0.66_1.00_0.01,enc_avif,quality_auto/fa8dbe_20237946c0e240c2a84c6135a75dc716~mv2.jpg)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香港應加強在東盟國家的推廣,以提高當地企業對香港的認知。
建銀國際企業融資和資本市場服務主管,董事總經理李紹明表示:「報告內容豐富,研究深入,當中更包含了很多區內持份者的真知灼見;對於正在認真考慮通過海外上市集資的東盟企業管理層來說,這是一份分析詳盡的報告。香港是尋求海外融資的東盟企業上市的首選地點。」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fa8dbe_50c59d575926484c9fc925d286755f9c~mv2.jpg/v1/fill/w_717,h_906,al_c,q_85,enc_avif,quality_auto/fa8dbe_50c59d575926484c9fc925d286755f9c~mv2.jpg)
建銀國際企業融資和資本市場服務主管,董事總經理李紹明
備受東盟企業歡迎的海外上市地點
現時,已有超過80家總部設於東盟地區的企業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上市企業數量冠絕非東盟股票市場。這些在香港上市的東盟企業涵蓋多個行業,包括非必需消費品、房地產和建築、資訊科技和工業業務等,總市值達到153億美元。這意味著對於不同行業和規模的東盟企業來說,香港都是最受歡迎的海外上市地點。
研究報告特別提到香港吸引東盟企業的有利因素包括其多元化且活躍蓬勃的金融市場、為海外投資融資項目提供高效靈活的專業服務、容易接觸到多樣化的金融及策略性投資者社群、通往大灣區以至內地的橋樑、有力的監管系統,以及與東盟鄰近時區帶來的便捷。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fa8dbe_7885d10dea1547c4979619ee5c1dff3e~mv2.jpg/v1/fill/w_635,h_898,al_c,q_85,enc_avif,quality_auto/fa8dbe_7885d10dea1547c4979619ee5c1dff3e~mv2.jpg)
加強在東盟國家推廣
為求進一步迎合東盟企業的需求,同時提升香港作為企業海外上市中心的地位,范婉兒指出部分受訪者建議,「香港應加強在東盟國家的推廣,以提高當地企業對香港的認知。事實上,部分東盟企業明顯需要進一步了解香港上市機制和相關政策的最新發展。」
香港為東盟主要企業及新興行業的理想跳板
報告中的受訪者指出,在東盟地區,除了消費品及相關服務、採礦及大宗商品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REITs) 等主要行業外,一些正快速發展的新興行業,包括生物科技、高科技企業和金融科技,亦充滿發展潛力。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 (ESG) 投資因素在東南亞亦愈趨重要。受訪者認為香港通過優化海外發行人上市機制、新設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SPAC) 上市機制,以及為房地產投資信託企業提供的上市優惠等,將可進一步鞏固其作為東盟主要和新興行業上市首選地點的地位。而且,香港對於東盟集團對ESG投資資金日益增長的需求亦應付自如,處於有利地位。
推廣企業來港作雙重或第二上市
香港亦可透過加強與東盟國家交易所的合作,推廣企業來港作雙重或第二上市,「香港作為東盟國家與中國內地之間的重要樞紐。透過與東盟國家交易所的合作,可以促進東盟企業來港雙重或第二上市,讓各方可更有效地捕捉持續增長的機會」范婉兒補充。
香港成為馬來西亞企業首選上市地點
報告亦探討馬來西亞企業在海外上市的情況。在非東盟的主要證券交易所中,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馬來西亞企業數量稱冠。馬來西亞企業視香港為進軍中國的重要跳板,隨著當地的經濟增長和區內經濟進一步一體化,其快速增長的信息技術領域和初創企業都有可能通過新設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SPAC) 上市機制,成為有潛力將來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企業。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