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銀行香港分行及香港貿易發展局今日 (11月29日) 聯合發表《大灣區與東盟間的貿易與投資及香港的角色》研究報告顯示,近六成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於未來三年考慮到東南亞國家聯盟開展或進一步拓展業務。報告又指,大灣區企業高度評價香港服務,並預期香港作為促進兩地之間貿易與投資的樞紐角色將更為重要。
調查發現,在東盟10國中,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及菲律賓是最受大灣區企業歡迎的貿易和投資目的地。在未來三年,最多受訪大灣區企業選擇以新加坡 (55.4%)、馬來西亞 (53.0%) 及越南 (51.1%) 作為銷售市場;不少大灣區企業亦以越南 (14.5%)、泰國 (10.4%) 及印尼 (8.1%) 作為生產或採購基地;有10.4%的受訪者會在新加坡開設地區辦事處。
受訪者認為,東盟作為貿易夥伴或投資目的地的最吸引之處在於營運具成本效益、擁有豐富資源及龐大市場。調查亦顯示,工業製品業 (6.56 分,10分為滿分)對進一步拓展東盟市場的意欲最強烈,其次是地產、酒店及建造業 (6.21分) 和商業、專業及金融服務業 (5.71分)。
大華銀行大中華區行政總裁葉楊詩明表示:「東盟和大灣區之間的跨境貿易和投資往來,全賴兩地逐漸推進的互聯互通和緊密合作所帶動。在大華銀行,我們致力透過專業的行業知識、傑出的本地人才和龐大的東南亞業務網絡,協助企業捕捉海外商機。過去10年,本行的外國直接投資諮詢部已協助超過3,500家企業進行跨境直接投資,當中約三分一是中國企業。」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fa8dbe_d3d4510e991441ff80e91f78d019c4e0~mv2.jpg/v1/fill/w_980,h_539,al_c,q_85,usm_0.66_1.00_0.01,enc_avif,quality_auto/fa8dbe_d3d4510e991441ff80e91f78d019c4e0~mv2.jpg)
大華銀行大中華區行政總裁葉楊詩明 (左) 及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 (右) 於記者會上公佈一項有關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拓展東盟市場的調查結果。
發揮香港金融中心角色
葉楊詩明談及,東盟各地使用不同貨幣,而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港元同美元掛鉤,又自由脱換人民幣,可避免因金融風暴而匯率大跌的風險,因此香港可作為借貸或集資中心,以便調動資金往東盟各地使用。
大灣區企業高度評價香港的角色和服務
報告亦顯示,受訪者非常重視香港在促進他們投資東盟所扮演的角色,接近一半(47.2%)給予8至10分(滿分為10分),平均分為7.33。
調查亦發現,就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聯繫,受訪者最期望香港可以為大灣區企業提供一站式的商務中心(41.6%)、與大灣區其他城市推動稅制簡化和協調(38.7%),以及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產品及服務(38.4%)。
此外,受訪者表示最常用到的香港服務包括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45.4%)、銷售及營銷(41.4%)、物流及供應鏈管理(39.0%)和金融(37.7%)。他們高度評價香港服務水平,亦表明會在未來三年會更常使用這些服務。
至於香港與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受訪者最希望香港可以整合拓展海外有關服務的資訊(40.9%)、鼓勵公共/監管機構與東盟協調(39.4%),以及香港能與東盟國制訂進一步開放的貿易和投資政策(39.1%)。
關家明指出,受訪者認為香港在營商環境、金融基礎設施以及跨境資源流通均具有優勢。「他們普遍認同香港營商環境良好,監管制度具透明度,商業網絡廣泛;且香港金融產品及銀行業務眾多,香港與東盟之間沒有外匯及資本管制;而資金和貨物亦可以在香港及大灣區其他城市之間便捷流動,令香港成為促進大灣區與東盟雙向貿易與投資的理想平台。」
葉楊詩明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處於大灣區有利位置,可進一步提升大灣區企業進軍東盟國家的橋樑角色。大華銀行在香港的大灣區團隊,也積極協助大灣區企業了解東盟的多元化市場,以捕捉商機。」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fa8dbe_240a33010a4442d7ac3053c7668f6c01~mv2.jpg/v1/fill/w_980,h_1204,al_c,q_85,usm_0.66_1.00_0.01,enc_avif,quality_auto/fa8dbe_240a33010a4442d7ac3053c7668f6c01~mv2.jpg)
香港貿發局於今年7至9月以網上及電話問卷方式,成功訪問了657家在大灣區設立公司總部,並已在或有意於三年內在東盟經營業務的企業,涵蓋行業包括消費品、工業製品、商業、專業及金融服務、地產、酒店及建造,以及科技、媒體及電訊業。期間亦與多家大灣區企業進行深度訪談作案例分析,以了解他們在東盟國家營商的機遇與挑戰,以及香港在促進大灣區與東盟之間的貿易與投資所扮演的角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