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感謝訂閱!

憂慮通脹 香港出口增長明年減慢至8%

香港貿易發展局預期2022年香港出口增長將由今年的25%放緩至8%。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表示,全球復蘇步伐不一、疫情持續反覆、全球供應鏈中斷和物流瓶頸延續,加上通脹憂慮日增,料將壓抑升幅。

香港貿發局最新的出口指數調查顯示,更多出口商 (87%,較上季升20.4百分點) 表示業務備受疫情打擊,主要的負面影響包括運輸成本上升 (60.2%)、物流配送受阻 (53.2%) 以及原材料/零部件供應緊張 (41.4%,按季升16.8百分點)。逾七成受訪出口商預期明年銷售總額將下跌 (42.6%) 或僅持平 (29.1%)。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 (左) 及香港貿發局大中華區助理首席經濟師曾詩韻公佈2021年第四季香港出口指數,並預測2022年出口增長。


疫情仍是最大隱憂

在低基數效應下,今年首10個月,香港出口按年升26.7%。關家明說:「香港出口增幅顯著,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反映香港出口抗逆力強。然而,疫情持續及市場不明朗因素增加,或會為本港明年出口蒙上陰影。」

他續指,新冠疫情反覆 (32.5%) 仍然是出口商的最大憂慮,其次是經濟復蘇緩慢(15.7%)以及人流通關未能回復正常 (11.6%)。

「及時生產」變「以防萬一」

關家明表示,疫情導致運輸延誤、港口關閉或堵塞,已在不同層面衝擊全球供應鏈,例如供應商延遲交貨予買家 (71.3%)、生產日程混亂(39.8%)以及需把運費上升的成本轉嫁消費者(38.4%)等。不少出口商 (62.4%) 預期明年首季物流成本持續上升,39.8%更認為升幅將達10至30%。

他指出,在後疫情期間,製造商或會預留更多緩衝時間,以確保生產線運作暢順。「以汽車製造業為例,已經由半導體晶片和零部件『零庫存』的『及時生產』模式,改行囤積庫存的『以防萬一』策略,以應對或會遇到的物流瓶頸。」


新產品 新市場

關家明補充說,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RCEP) 明年1月1日生效,帶來利好因素。「通過逐步取消關稅,RCEP將進一步發展及整合區域供應鏈,並加速亞洲生產邁向專業化,這為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樞紐的角色增添新動力。」


至於明年的貿易策略,近半 (46.4%) 出口商表示計劃開發其他產品種類,部份出口商則選擇開拓內地市場 (33.8%) 或將分散銷售至其他海外市場 (30.5%)。



Commenti


感謝訂閱!

© Quick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大灣區商業科技專刊,是中國香港出版的商業科技新聞資訊平台,互連互通,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編輯部:benny@gbamag.com

​合作查詢:marketing@gbamag.com

  • Facebook社交圖標
  • wechat logo
  • LinkedIn社交圖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