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港每年舉辦不同大小的創投配對活動,當中以去年11月初舉行的數碼港創業投資論壇規模最大,活動吸引超過2,500人參與,網上平台的總瀏覽量達110,000次,成績不俗。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強調:「教育科技、金融科技、藝術科技 (Art Tech)、環保科技、樂齡科技成為創業焦點,聚焦大灣區市場。」
促進大灣區跨境金融服務
任景信上任數碼港行政總裁三年多,見證不少初創企業茁壯成長,吸引創投基金做大市場。他認為香港創科公司一直面對香港市場太細的問題,大灣區正好帶來機會,特別是發展金融科技。他表示,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撥款1000萬港元的「拍住上」金融科技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批出大量申請,當中不少從事跨境金融交易及服務,有些是政府項目,也有不少民間跨境應用需要。這些商機正是大灣區市場互動性自然衍生出來。
而數碼港早年推出的香港深圳青年創業計劃,經多年發展並加入廣州、澳門、廣東等地區後,演變成「數碼港大灣區青年創業計劃」。
教育科技受市場歡迎
談及去年11月數碼港創業投資論壇情況,任景信指出:「疫情加速社會數碼轉型,帶動教育科技加速發展,獲得社會大眾採納。」數碼港的教育科技社群日漸壯大,現在已匯聚超過140間教育科技初創,在數碼港提供的各種支援計劃下茁壯成長。至於藝術科技,他認為該行業正慢慢形成中,透過NFT(非同質化代幣)將藝術變身數碼資產。例如區塊鏈遊戲,用NFT平台來買賣數碼資產。此外,近年ESG成為市場焦點,甚至成為國際營商準則,促進環保科技高速發展。例如減碳排放技術,吸碳物料等科技應用也如雨後春筍盤滋生。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fa8dbe_cb9bb17bda344c04a30c035398eea2b7~mv2.jpg/v1/fill/w_980,h_1428,al_c,q_85,usm_0.66_1.00_0.01,enc_auto/fa8dbe_cb9bb17bda344c04a30c035398eea2b7~mv2.jpg)
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指出:「疫情加速社會數碼轉型,帶動教育科技加速發展,獲得社會大眾採納。」
受疫情影響,醫療科技也是龐大商機。不過醫療行業比較保守,初創公司想進入市場不易,任景信指出,透過數碼港平台舉辦一些活動、技術配對會,比較容易跟客戶交流,慢慢讓客戶認識,促成商機。
為年輕人打拼
在數碼港工作期間,任景信看到不少年青人的創科成就,深受激勵與感動。例如自動販賣日式飯盒的和田弁当(WADA BENTO),就是在數碼港孕育成長。他見證該公司創辦人一開始只得一個想法,然後一步一步落實夢想。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fa8dbe_2b8a1af8358941ac82debeeb1b3227d5~mv2.jpg/v1/fill/w_768,h_1024,al_c,q_85,enc_auto/fa8dbe_2b8a1af8358941ac82debeeb1b3227d5~mv2.jpg)
自動販賣日式飯盒的和田弁当(WADA BENTO),就是在數碼港孕育成長。
他強調:「數碼港不是非謀利機構,追求盈利的同時,也是公眾使命主導的機構。因此數碼港收入扣除開支後,主要投放於年青人創業上。」他直言擔任數碼港CEO最大使命感,就是要幫助及服務初創企業,讓年青人取得成功。
讓創科產業化
任景信期望未來數碼港營運模式可以延伸至大灣區,形成大灣區產業鏈,鼓勵更多初創企業到大灣區發展,協助各行各業增值。他認為數碼港除了為初創企業提供最基本的資金、免費工作地方之外,還可提供更好的生態圈,讓初創公司取得更好的發展。他總結:「我的心願是讓創科產業化,成為經濟貢獻的力量,若能達到這個目標,真是功德無量。」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