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2年,正當朋友、家庭和同事希望重新建立關係,數碼福祉計劃Sync發表一份白皮書,探討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習慣的全球發展。該計劃以了解過度使用對年輕人的影響為重點,這些年輕人其中58%聲稱希望減少上網時間。
Sync總監Abdullah Al-Rashid表示:「Sync與ASDA'A BCW和PSB Insights合作進行的研究證明現代社會的一大矛盾:我們對社交媒體日益依賴的好處和潛在損害。使用這科技成長的一代比其他世代受到更大影響,而對人類未來的潛在影響仍然是未知之數。為了幫助應對這個現象,我們正在與領先的大學合作開發解決方案,以促進年輕人的數碼福祉。」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fa8dbe_3da90303e402457eb7eb9136d8fc6230~mv2.jpeg/v1/fill/w_980,h_721,al_c,q_85,usm_0.66_1.00_0.01,enc_avif,quality_auto/fa8dbe_3da90303e402457eb7eb9136d8fc6230~mv2.jpeg)
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沉迷行為傑出教授Mark Griffiths表示:「Sync的最新報告突出全球上網時間增加的優點和缺點。雖然優點多於缺點,其中特別是在社會聯繫方面,但報告強調新科技的潛在分心性質,以及使用科技如何蠶食其他重要活動,包括教育和職責。我研究『沉迷技術』已有 30 年,雖然報告沒有從臨床的角度來研究沉迷新科技,但它肯定提供上網科技對少數人可能產生問題的證據,即使這不是臨床診斷疾病的水平。」
數據顯示年輕人日益關注
Sync的第一份白皮書《Global Digital Wellbeing Report 2021》說明新媒體在年輕人的溝通習慣中根深蒂固的程度,特別是由於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
三分之二的 Z 世代受訪者 (58%) 聲稱希望減少上網時間,突顯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的潛在不良影響。
超過二分一 (54%) 年輕人表示,生活中的科技產品使他們從日常工作中分心。
大多數 (69%) 18-24 歲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現在使用訊息應用程式比疫情前更多。這影響可能不會逆轉,因而防礙回復直接聯絡。
對研究的反思Griffiths繼續說:「該報告對使用科技提供非常有趣的觀點,而大多數人認為沉迷上網是個醫療狀況,而某些類型的科技(例如智能手機)設計旨在使人沉迷,即使年長者也不例外。作為研究人員,我也很高興看到超過 40% 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應該資助針對沉迷科技的研究,而大多數人認為應該有更多資源來治療此類沉迷。四分之三受訪者認為,其政府應該採取更多行動,以提供高品質且經濟實惠的沉迷上網護理服務。這些數據表明,沉迷上網似乎已經滲透到公眾意識中。」
過度使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對青少年的影響
根據這份初步報告,Sync正在積極探索過度使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對青少年的影響。這包括與米蘭比可卡大學的未來合作。
Sync與米蘭比可卡大學數碼福祉研究中心的合作將使用全面的新方法來研究大學生與智能手機的關係,包括在不同社交環景對注意力和焦慮的影響。該中心主任Marco Gui表示:「今天每位大學生都擁有智能手機,提供之前世代的人無法實現的連接程度,但代價是什麼?我們感謝Sync對我們新方法的支援,以研究永久連接的潛在有益和有害影響。」
Comments